品醉澳大利亚

作者:

德美说酒__一个中国酿酒师眼中的葡萄酒

参加宁夏政府举办的葡萄酒行业活动,意想不到在这里遇到Jeremy Oliver,他堪称中国葡萄酒市场专家了,近些年来频繁往返于中澳之间——刚刚在阿德莱德“品醉澳大利亚”的活动中,我和另外2位(*)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葡萄酒界朋友一起参加由Jeremy主持的“如何在中国销售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专题讨论。

Image © Savour Australia

“品醉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局(Wine Australia)最新策划的,推广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系列主题活动,活动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参加此活动的朋友都在重复一句话——不虚此行。

出于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期待——活动期间有报告预测,2018年中国将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市场,所以,仅仅举办一个40分钟的讨论,显然满足不了与会者迫切了解中国市场的要求——在当天的会后,以及之后几天在我们参观酒庄之时,总是被当地生产者问起那天论坛相关的话题。突发奇想,将我们三人在9月17日论坛涉及问题的观点进行总结,方便与大家交流。

图片: æŽå¾·ç¾Žï¼ˆå·¦ä¸€ï¼‰ï¼Œå•æ¨ï¼ˆå·¦7),陆谷å·ï¼ˆå·¦4) © Savour Australia

问题1 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会持续发展还是仅是一时的时尚

葡萄酒文化算不上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消费者崇尚葡萄酒文化,或许是将其作为一种时尚的符号,吸引的往往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总是期望自己与父辈不同,以显示自己在成长,在酒精饮料的选择方面,他们比自己的父辈显现出对葡萄酒更大热情,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时的时尚表现;但是,年轻时获得的认知,通常能够伴随人的一生,因此说,学着葡萄酒文化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也将是葡萄酒文化传播者。

问题2 中餐对葡萄酒饮用与选择的影响

中餐肯定对中国葡萄酒消费者饮用与选择葡萄酒的行为会产生影响。

中餐搭配葡萄酒是一个大话题,很多人在中国推广葡萄酒时都会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如果在顶级的五星级酒店餐厅中,这不会有任何困难,因为这里中餐的进餐形式已经西餐化,服务人员对餐与酒的搭配也是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是在传统的中餐厅,或许没有必要过多强调餐酒搭配,首先因为在这里,菜品通常整桌一起上来——不管凉热还是荤素,这种情况下讨论餐酒搭配,是一厢情愿的事;另外,中餐进餐时,餐酒是分开进行的——酒过三巡后,宾客起身相互敬酒,此时只是在喝酒,没有餐酒搭配的问题。

所以,中餐与葡萄酒之间的关系,与西餐与葡萄酒的关系表现形式不同。

图片: Lulie Halstead,Wine
Intelligence总经理
© Savour Australia

问题3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不仅表现在葡萄酒领域。

有时,中国进口商会要求生产者,按照他们的要求设计制作酒标和包装,专供中国市场。这种业务方式对于生产商是不利的,一方面,这种专门设计的酒标往往是由进口商拥有,对于生产商的品牌建设没有多大作用;另外,在网络技术甚是发达的今天,消费者会通过网络了解同类产品在不同地区销售的价格或者销售情况,以作为自己是否购买的判断依据,这对于市场的发展来说当然是一种健康的行为。但是如果包装是针对中国市场特别设计的,消费者就无从比较这类产品,哪怕这款产品在其他某个地区是一款畅销产品。或者消费者通过网络检索,发现自己关注的产品仅仅在中国销售,也会影响购买的信心。

所以,为中国市场专门改变已有产品的外观,是得不偿失的,除非生产商急于快速脱手一些产品。

问题4 香港市场对大陆市场的影响

人们都愿意传颂这样一个观点:了解熟悉香港市场,就了解了中国大陆市场,因为香港市场引领大陆市场。

20年前或许这是正确的,那时候,中国大陆缺少与世界交流的渠道和机会,香港成为大陆了解世界的窗口;但是,随着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地的交流越来越直接。中国大陆刚刚开放之初,大量贸易需要转口经营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再加上大量出国留学的年轻人完成学业回国,加入到对外交流的队伍中,使得这种直接交流越来越流畅,波尔多很多业主雇佣中国年轻人维护中国市场也说明这个观点的合理性。

当然,如果考虑到派驻海外员工其生活与工作可以兼顾的便利性,在香港开设办公室,管理大陆的业务,这却是另外的一个问题。

图片 © Savour Australia

问题5 澳大利亚葡萄酒不仅仅是Barossa出产的葡萄酒

提起澳大利亚葡萄酒,消费者很容易想到西拉以及Barossa产区,这种局面对于销售Barossa产区葡萄酒来说是有利的,但是,澳大利亚葡萄酒需要开拓海外市场的不仅局限于此。本届“品醉澳大利亚”系列活动中,有大量的活动是向来访者展示与解释,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多样性。

这恐怕也是今后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界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

问题6 品牌的中文名称

中国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与文字,与西方的文字差异很大,一个品牌一种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拥有一个中文名称并将之注册专有,才便于被消费者传颂,既有利于销售,对于品牌建设也是至关重要。“可口可乐”,“家乐福”等就是其中成功的典范。葡萄酒业界在这方面却出现很多相反的例子。

*吕杨(图左起第7个),香格里拉集团葡萄酒总监,多次获得中国最佳侍酒师称号

*陆谷川(图左起第4个),上海城市超市(City Shop)酒类部经理,城市超市是上海乃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进口食品日用品连锁店。

编译: 吴嘉溦 / Sylvia Wu

DecanterChina.com刊登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于Future plc。未经Decanter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法对该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转载及传播。

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查看“关于我们”)在与Decanter签订媒体合作协议后可对一部分内容进行转载。联系china@decanter.com咨询如何成为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

评论

Your_name:
提交评论